首页 > 陌上尘飞 > 第二十七章 内心的伤(2)

我的书架

第二十七章 内心的伤(2)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  
我不知道佛爷是不是可以解开我心里的结,不知道佛爷是不是可以为我指点一个方向,我只是很自然又很专心听佛爷讲下去。
佛爷讲述得生动形像,妙趣横生:“我们家乡种青稞,你们这里种麦子和水稻,播下的种子和收获的果实是一回事吗?不是,不然,种子就是果实了。但是它们没有联系吗?也不是,否则,果实就不需要播种也能获得。”
“种子从播种后,就会遇到养分、水分、温度、光照,然后变化生长。所有事物都不孤立,都在各种因缘聚合下发生发展。再如,我这个碗里的青铜小佛像,有没有一个仅仅属于他的特点呢?可以独立自主、稳定不变,甚至与外界不发生联系吗?”
“首先,客观事物就要在一定时间限度内保持自己的特点,为人所了解,并且根据某些内在规律发生变化着。”
佛爷看我一头雾水,就更加耐心地说:“你看这尊青铜小佛像,属于它的特点在它材质中吗?如果在它材质中,就说明青铜有小佛像的特点,青铜不能造大佛像,更不能造其它的东西,但这是不可能的,所以说材质中没有小佛像的特点。”
“那小佛像的特点在创造者也即工匠手中?肯定也错了,那创造者或者说工匠就成了佛像,或者创造者除了佛像什么也不会做。那么,小佛像的特点是在工匠遇到材质、加工过程之中产生的吗?也不是,这就好比我们两个人都没有钱,聚到一起就会变出钱来一样,一点也不现实。”
“但是呢,我们眼前确实又看见了小佛像,比如现在我们所处房间一片漆黑,我把一小截香的一头点着,另外一头再用线绑好,然后抡起来,你就会看到一个火圈,对不对?”
“对。”我点了点头,心中有些明白了。
佛爷似乎看到了一些什么,不禁笑道:“可这个火圈是虚幻的,从来就没有真实存在过。虽然没有真实存在过,但我们却又真实地看到了。相同的道理,人凭着自己的感官感知世界,其实也就过分依赖和相信感官,实际上这很可笑。”
“感官受一定限制,所以才有错觉的存在。眼见不一定为实,你没有见过爷爷的爷爷,那就不存在,肯定很荒唐,因为可以推理。只要合乎情理,就可以认为是相对的正确和真实。”
“你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错误的判断、分析甚至否定自己,让自己很为难,很尴尬。”
这时,君贝回来了。
佛爷跟君贝说了很简短的两句藏话,君贝就开始收拾桌上的法器。
佛爷始终看着他收拾每一件东西,并且不时地说着一两个很简单的藏文词汇。
直到君贝把其余的东西收拾好,端着水和糌粑丸子混合在一起的大盆子退出去,佛爷才又看着我说:“等一下,烧一点奶茶喝。我们先说话。”
佛爷很**地把念珠放在桌子上转了两圈。
稍停,他又绕在手里做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手印,念了几句藏文的颂文。
佛爷终于睁开双眸,冲我开口道:“胆识、智慧和善良是实践真理、获得真知的必要手段和工具。你一定要牢记,你不可以自卑,应该更努力地去工作,不要因为一时的错误认识,使自己产生疑惑、沮丧与悲观。”
“首先,你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。远离八种灾难,获得十种圆满,找到具备功德的导师,学习佛陀的教法,已经是很难很难的事情。戒律是要求和榜样,是为了保障修行人的身、口、意三业不沾染污浊和肮脏。”
“修行人不是圣人,他们要依照戒律的标准去做,但不可能完全符合标准,不然就不需要颂戒、修行和忏悔了。你现在首先要克服自己心里的自卑,要敢于面对和学习。你和佛一样,都是平等的。我祝福你,代表我个人,也代表十方三世常住三宝的名义。”
佛爷说得很超然,面色很**:“佛陀在渡化众生的事业当中,并不光是渡脱高贵的种姓和职业,也曾经示渡化了五百位强盗。这样看来的话,佛陀并没有因为阶级、种姓、职业来取舍众生。”
“这也可以反过来证明,众生都能成佛。所以,你首先要克服的除了自卑以外,就是对自己的不信任和恐惧。佛陀的教法是博大的,你要慢慢体会,尤其是善良的慈悲和进步的勇猛,还有洞察一切的真实智慧。”
佛爷笑眯眯地注视着我,他的微笑仿佛三春曼妙的阳光,永恒地照耀并温暖着我的心灵:“当然,你要合理引导自己的烦恼,让它成为你获得精神解放的动力和助缘。比如你的自卑和自责,就可以转化为一种前进的动力,一种净化自己心灵的力量,这样可以活得轻松愉快一些。”
我感到一切复杂的客观存在,诸多现代的文化信息,都在他那儿过滤成一种单纯而隽永的精神意绪。
佛爷笑眯眯地注视着我,继续很平静地引导:“你可以把对待工作的感情一点点放大,把遇到的诸多对象变成一切众生,这样你就会变得很有力量。其实人都是一样的,过分把眼前看到的或者耳朵听到的当成一成不变的真实,并挂在心里无法放下,这就成了一种愚蠢。”
“佛教并不教人屈服于宿命,要我们努力经营和改造自己的命运,要我们永不向困难、灾难、黑暗和罪恶屈服低头。”
佛爷亲自找了很多经过祝福的吉祥物,甚至还有一种镀金的页子书签,我知道,这是希望我在今后的生活里能够快乐与充实起来。
我始终很认真地听着佛爷的每一句话,努力寻求着精神上的依靠和解脱。
孤独和痛苦,现在也好像都不存在了。
君贝烧好了奶茶。
我喝着奶茶,轻松地与佛爷聊着天。
“佛爷,我母亲不在了,”我突然提出一个问题,“给她念经,她会得到好处吗?”
佛爷笑了:“你想给母亲念经?好啊,我亲自来念。”
这时候有人在敲门了。
君贝打开门,原来是佛爷的一些弟子来看望佛爷。
两男一女,都是中年人,听口音看装扮,可能是北京本地人。
我就向佛爷辞行,佛爷很高兴地把我送到门口,并嘱咐我记得有时间就过来看望他。
我很感动,这种感动无法言明,却又如此真实而强烈。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