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6章 争权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  柳承恩和七郎两人被各自的妻子联手坑了一把,最后也只能是欲哭无泪了。
  忍着吧!
  事实上,这事情还是因为柳承恩兼了工部的差才会闹成这样,哪里还敢对妻子有任何的怨言?
  柳承恩得知苏锦绣一两天回不来,干脆就直接宿在衙门里了。
  再说苏锦绣带着三个孩子回了苏家,可是把苏保柱和杨氏都高兴坏了。
  “你说这人活一世图个啥?不就是等到老了的时候,能看到儿孙承欢膝下?”
  苏锦绣笑着帮母亲挽发,“您不嫌他们几个闹腾就行。”
  “闹腾什么!安安基本上一白天都不在家呢,艾宝这性子倒是比以往稳重了不少。”
  “阿娘,您可别夸她了!这丫头可是最闹腾的一个。家里但凡是有什么坏事,指定是她干的!就算不是她干的,也一定是她撺掇的。”
  “你呀,别总是对孩子要求这么高了,想想你小时候,不也是莽莽撞撞的?小孩子嘛,就得有个小孩子的样子!”
  “那怎么能一样?再说了,我小的时候可没给家里惹过事,我像她这么大的时候,都会下地帮着阿娘干活了。”
  杨氏拍拍她的手,“那能一样嘛!现在家里头日子都好过了,而且你当初只是个农家女,而现在咱们的小艾宝可是官家千金,这身份地位不一样呢。”
  苏锦绣将发簪给她别好了,无奈道:“阿娘,不管是什么样的出身,都不能太娇惯她了。而且我觉得正是因为咱们如今都是官眷了,才更应该对孩子们严格要求呢。”
  “绣姐儿说的没错,阿娘,您的确是太宠孩子们了,看看旺仔都被你给宠坏了。”
  说话的是刚刚进门的苏大郎。
  如今在外头,人人都是尊称他一声苏大爷呢!
  “大哥回来了,快坐。”
  “过几日我去找四郎问问,看看你家安安何时回老家读书。”
  苏锦绣眼睛一转就明白过来了,“大哥想让旺仔也回去读书?”
  “正是呢。这京城的先生和私塾都不错,可问题是京城太繁华了,孩子们静不下心来,不利于他们读书做学问,还是咱们老家那里清静。”
  “如此也好。我还正愁着若是安安回去了连个伴儿都没有呢。若是有旺仔一起的话,那我倒是能放心了。”
  杨氏一脸不悦,“放心什么就放心!孩子才多大呢!不行,我不答应。”
  “阿娘,等过了年安安就十岁了,也该着好好读书了。这孩子虽然常被人夸聪明,可若是没有一个好的老师引着,我也怕这孩子以后再出岔子。再说了,孩子们以后要出息,还是得走科举的路子。”
  “话是这样说没错,可是我知道他们都是官眷,是可以在京城读书的,不是说有什么生吗?”
  “阿娘您说的是监生吧?”
  “对,就是这个!有了这个,不是就不用再去考秀才了?”
  “阿娘,朝廷的确是对官员们有一定的优待,只是这名额不多的,每个大臣只能有一个儿子享有这份优待。我问过四郎了,他的意思是先让孩子走科举,两个孩子都不错,只要肯用功,考个秀才功名不是问题。再说了,高县那里还有关先生在呢。”
  苏大郎也正是为了此事而来。
  他也是想着让四郎给写封推荐信,让壮壮也跟在关先生身边读书呢。
  “其实,这正经的科举出身,自然是最硬气的。而且四郎和七郎也是担心以后家中有不成器的子嗣,再将这个名额给他们,如此,至少可保他们衣食无忧的。现在看着旺仔和安安都还不错,若是凭自己实力考中了秀才,那才是真正的光耀门楣呢!”
  苏大郎点点头,他也是如此想的。
  他只是一介草民,家中唯有苏二郎一人入仕,将来就算是有这个荫恩,那也定然是要先紧着他自己的儿子,没道理让他家的旺仔来先占下了,这不公平。
  而且,二郎家如今也是有两个小子了,不能不为以后的孩子们做打算。
  苏锦绣没说的是,柳家他们两兄弟都是朝廷命官。
  将来若是真地还能有余出来的名额,也可以考虑让给苏家。
  柳承恩说这话的时候,苏锦绣几乎是以为自己出现幻听了。
  毕竟,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呀!
  “大哥的顾虑是对的,阿娘,旺仔现在比咱们都要高了,若是您不放心,可以多派些人手照顾着。而且我们在县城的宅子也空着呢,到时候就让他们一起作伴儿住在那里,更清静,也能更自在一些。”
  苏大郎倒也觉得可行。
  “我虽然如今把大部分的产业都交待给下面的人去办了,可是每年还得往南边儿跑一两次的,倒是正好也可以看看他们。”
  三言两语间,两个孩子上学的事情,也就这么定下来了。
  几天后,工部的案子也终于有了一个初步的结果。
  工部尚书、左右侍郎,全都被肖去官职,夺取功名,并且连同其直系家眷,也都直接押入天牢。
  这几位大人的家里头,可是查抄出来了不少的好东西。
  最终,还是皇上念及旧情,没砍他们的脑袋,全部判了流放。
  皇上考虑到了年关将至,所以将流放的时间,定在了上元节之后。
  可以说,皇上对他们已经是仁至义尽了。
  不要他们的脑袋,也不过是看在了多年为朝廷办差的份儿上,且工部尚书当年也是立过功的。
  若不然,此等大罪,那可不仅仅只是砍他一个人的脑袋!
  之所以说这只是一个初步的结果,那是因为丢失的那些兵器,还没有完全找回来。
  按他们查出来的数量来看,流落在外的兵器,估计还有三成未曾追回。
  军器监打造的东西,那自然都是有着编号和独特的印记的。
  可不是说谁能在外面拿了几支弩,就能说是军器监造的。
  皇上年前的心情不好,也是因为这些兵器未曾寻回。
  而此时,兵部果然就开始搞事情了。
  一连三天,都有人上书皇上,斥责工部办差不利,当将军器监调归兵部所辖。
  这是存了什么心思,大家都心知肚明!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