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三国志之刘备有子刘封 > 53 狠毒与手段(2)

我的书架

53 狠毒与手段(2)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  贾诩是个聪明人,聪明人知道自己的选择。刘封没逼贾诩,并不代表他不放在心上,只是刘封十分清楚,贾诩决不是一个会让情义左右自己思维的人,这倒不是说贾诩无情寡义,而是因为像贾诩这样的一个智者,在什么时候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,他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。刘封就是要贾诩来向自己坦承一切。

  贾诩看了一眼帐外夜色,刘封却只是微微的一笑,等贾诩自己开口。贾诩似乎在把握着什么,一脸的肃穆,点了点头道:“诩离开长安时,文优对董公,便已彻底失望了,所以还在坚持的,只是尽人事呼天命,当日诩离开时,文优便对诩托以后事,所以,公子对董公所许之重诺,于文优,并无半点用处。”

  刘封并不答话,只点了点头,算是明白了贾诩话内的意思。

  贾诩有些尴尬,他对李儒的许诺,并非刘封答应的,然而听他的口气,这却是十成十的把握了。这确实也没错,若是日间,贾诩还有些疑问犹豫的话,现在,贾诩却可以百分百的确定,可以不负李儒所托!

  “公子信我,求贤若渴,重诺,不喜杀戳,与董公更无私仇,其实只要诩保住文优家小一日,纵是天下人尽言族诛董公三族,公子也必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由着诩放文优家小离去。”贾诩有些谨慎的笑了笑,他之前还是满怀信心,然而这会当着这位只笑不语的少主,却又有些不敢肯定了起来,“文优既无后顾之忧,自然,要全力以赴了!”

  刘封的笑容变得有些苦涩了起来,自己的性格,李儒贾诩这两位老滑头,原来都已经算透了,还早做了利用处理,只笑自己向来自负,还大言满满的劝降,当真有趣!

  刘封不语,贾诩更不好把握,悠悠一叹,起身长立:“诩自见主公,主公推食食我,解衣衣我,倚为爪牙,万分信重,诩却在算计着主公,实是万分不该,诩……”

  “罢了,我自知姑藏贾文和以来,就防着你‘算计’,只是千算万算,还是不如你神算!”刘封定了一会,转又哈哈大笑了起来,起身扶着贾诩重又入座,道:“文和想必也明白,你既不言,我又因何从不相逼吧?”

  “公子自然知我,便已料定我会与公子坦承直言,又何必逼急?”贾诩微微一笑,心底的石头,却终于放了回去,这一刻,他终于才相信,刘备父子,正是值得自己一生追随的主公,不论他们是现在的强势,亦或是将来失算,千夫所指,自己这一生,都卖与他们了!

  “文和神算,李儒亦是奇才,可惜了。”

  被人算计的滋味并不好受,然而每个人总会有被人算计到的一天的,刘封苦笑,李儒确是人才,才略不在贾诩之下,可惜董卓一误再误,终令他心若死灰。

  “为人臣子,知无不言并不良士,提着主公最能接受意见,才是上之上者!”贾诩有些感叹,举起酒杯小饮,仿佛李儒正坐在自己身边,又与自己把酒尽欢……

  刘封感同身受的点了点头,当日他在洛阳时,眼见着天下将变,也是挽狂澜于既倒的决心,可惜报国无门,终于坐视着董卓杀入洛阳,血火一片。

  “不过有些时候,主公能接受的,却是错误的,为人臣子,故当尽力匡扶,虽逆龙鳞,百死而不悔!”

  贾诩意有所指的话,刘封眉心一跳,隐隐的感觉到,贾诩话里有话,而且,是很重的话。

  贾诩自顾自的又一杯满上,惬意的抬了抬腿,目光游离到地上晃动的阴影处:“诩在长安的时候,文优从不曾进诩于董公,只因董公入洛阳,骄狂意满,自恃武力,败迹已显,文优故而一再,再而三忤逆董公,终致翁婿失和,文优故而才,一蹶不振……”

  说到这里,贾诩抬起头来,目光灼灼,直挺挺的看着刘封:“请问公子,若进了长安,是为霍光,是为王莽?”

  刘封晃了晃酒,怀内早已空无一物,凝视窗外漆茫的夜色:“依文和之见,是为霍光,是为王莽?”

  “主公的意思呢?”贾诩不答,反问。

  “父亲自回洛阳,就是将这里交与我。”刘封定定的道。当日刘备只着徐晃与贾诩领兵来助自己,却将击灭董卓,拯求天子的大功让与了自己,又何尝不是将天子这块烫手的山芋交到自己的手上,或许,他也在为难吧。

  或许,他已经做了决定,因为再块的结局,也是自己这个做儿子“闯”下了祸,再由身为父亲的出来收拾残局,则可以从容一些。

  “主公也在犹豫!”贾诩却仍直直的盯着刘封,一字一顿的:“诩敢请问,公子是何主意?”

  刘封再晃了晃空空了酒杯,提起酒瓶满上,笑看着贾诩:“依文和的意思,怎么做?”

  他自己亦都感觉到,自己的笑容,有些发冷。

  “文优为董公寻的后路,退回凉州,以董公在凉州的声威,仍不失为一方诸侯,不言长久,若此举能成,再拖一两年,也不是问题。”贾诩却又转了个话题,点向了董卓。

  “回凉州?”刘封有些失神,这事,他倒是没意识到。一直以来,刘封还只当董卓之所以决意困守长安,就是指望着拖过一日是一日,或者等着关东事变,袁绍兄弟、曹操再寻事趁火打劫的时候反戈一击,却没想过,董卓这等枭雄,还有回乡下打游击的勇气。

  难怪,围城都几个月了,长安董军士气并不十分低落,一战之力,犹仍如此!

  “一旦我军入主长安,若欲效霍光辅天子,一心奉公,则朝臣公卿势必会重新抬头,再立公室威仪,主公虽然是皇亲,毕竟出身寒微,势单力满,满朝诸公卿大臣,有几人,认得主公?何况天子渐长,正朔所在,岂再有大权旁落的道理?而天下分崩,十年之内,决无平息之可能,主公父子,又怎能自缚手足?袁氏四世三公,与主公父子既为仇敌,势不两立,满朝公卿大臣,却多有其亲朋故旧,若并州所为一有不合其意,则外援不请自来,并州将何以自处?”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