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三国建武 > 第二十四章:朝中纷争

我的书架

第二十四章:朝中纷争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  这人也是汉军将领,中护军向宠,荆州襄阳人,文书出身,精通算术和兵法谋略,时下在杨仪麾下协助督办粮草。

  “某乃马幼常故友向宠!”

  高建还刀入鞘,面沉如水,道:“足下要我如何做?”

  马谡对自己有赠书(将苑)之恩,有提拔托付后事之义,救他别无旁贷。

  高建清楚,纵然功勋系统在身,早晚会出人头地,但安远军都督的职位则给他提供了英雄用武之地。

  大丈夫处事,滴水之恩就当涌泉相报,更不能忘恩负义。

  向宠道:“将你柳城之战的军功算在马谡身上,作书替马幼常求情,让他功过相抵。当然,不会让你白帮忙,今后你就是马家、向家的恩人。有我叔父向郎的举荐,凭你的才能,来日重新建功不在话下。”

  一封草拟好的替马谡请罪书信摊开,等他署名。

  高建看罢,应承道:“没问题,我同意。马将军现在情况如何?”

  向宠道:“马幼常回到成都就直赴廷尉诏狱,自陈街亭战败罪责,声称愿以命相抵。还提出要尽斩蜀地本土派作战不力人员……他最后举荐你,说北伐不可无蜀中将才,蜀中将才无有过高建者。”

 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,马谡这种用自己的命来做局,生前身后名全不顾,誓要血洗蜀中本土派,矛头直指背后的谯周。

  谯周者,字允南,巴西人,通六经,晓天文,乃是蜀地儒宗。

  此人早年效力与刘璋,先帝刘备围成都时,造谣说‘若要吃饱饭,须待新主现”,动摇了成都军心,迫使其主投降。

  今趟丞相北伐前,又力阻道:“周夜观天象,北方旺气正盛,星曜倍明,未可图也。”

  诸葛亮碍于谯周在蜀中影响,并未处罚其人,只道‘天道变易无常,岂可拘执不变’,遂兴兵北伐,不以为意。

  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,愚者千虑必有一得。

  马谡负伤而归,命不久矣,对谯周这个投降派看的最清楚,因此上书骂道:“谯周腐儒,妄议北伐大事!先帝创业危艰,岂有偏安之大汉!谡虽不才,请诛国贼!”

  成都朝堂上的变化,向宠一一道来,告知缘由。

  “我这就上书请愿。”高建断然道,“让丞相宽恕马谡。”

  向宠郑重的拱了拱手才离去。

 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  一封朝奏九重天,夕贬潮阳路八千。

  高建虽在汉朝,也有了后世大文豪韩愈的感悟。他突然被贬官解职,发往成都羽林军中当马倌。

  不由想起了那日与丞相诸葛亮的会面。

  “你要推功救马谡!”诸葛亮淡淡道:“然而功是功,过是过。马谡战败丧师,又弃军潜逃,若不严明军法,何以服众?”

  高建看着那柄下压的羽毛扇,不由大为恼火,昂首顶撞道:“岂不闻胜败乃兵家常事,马将军一时之败,罪不至死。我,我以为丞相是明白事理的人,不想也如此不通人情。”

  诸葛亮又道:“那你以为吾是和何等人?”

  高建道:“我尝听人说,先帝如日之升,丞相如月之恒,有普照四海之德。如今天下未定,妄杀智谋之士,殊为可惜。”

  诸葛亮不问所动,照旧冷冷道:“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,用法明也。今四方分争,兵戈方始,若废军法,何以讨贼?故而马谡当斩。”

  这时候,在说什么都没用了。大汉治国法度严明,功亦不能抵过,丞相主意既定,高建只能黯然离去。

  诸葛亮独坐中军帐,一字一字的看着蒋琬飞鸽传书寄来的马谡绝笔信。

  “丞相视某如子,某以丞相为父。某之死罪,实已难逃;高建乃可用之才,愿丞相拔其为将。内除国贼,外破曹魏,早日北伐,克成兴汉大业,某虽死亦无恨于九泉!”

  马谡已病殁狱中!

  “幼长……!”

  诸葛亮手中羽毛扇落地而不觉,和马谡几十年交情,真的是情同父子。那年他初出茅庐,为先帝刘备效力,马谡便说服兄长,举家来投。

  在新野弹丸之地,两个人整日商议用兵之法,相见恨晚。从那之后,便同心协力,为大汉复兴效力。

  从荆州开始,汉室中兴大业步步扩大,据荆州,入蜀中,三分天下有其一,谁能料到,尚未还于旧都(长安),马谡竟然就这么走了。

  不只是身死的凄惨,还有背上赵括第二,言过其实的千古骂名。

  “纵然才华盖世,智谋通天,一着不慎就是满盘皆输,最后只能抱憾终身。”

  诸葛亮心中生出阵阵伤感,却又无法对人讲,只能尽快做出决断,抚平朝堂上的纷乱。

  “费文伟何在?”

  在账外候命的费祎一个激灵,立刻上前拜见。

  “文伟,你在柳城见过高建,他是如何用兵的,可有什么特别之处?”

  “高子尚用兵,勇而有谋。在柳城时,用城池做诱饵,内设伏兵,然后亲自提刀上阵,大破氏羌,夺得千余匹战马,功劳不小。”

  除此之外,费祎又讲了高建部坚守汉军左寨的表现,紧守,反击,突阵,都颇有功劳,就连前日的歼灭鲜卑狼兵之战,关键时刻拦截张郃,同样是居功至伟。此次北伐,汉军大胜而魏军大败,虽有街亭南山之失,但总体上还是获益不小。

  费祎随后转移话题,严肃道:“汉军虽胜,但未能开疆拓土。还请早日撤回汉中,出陈仓,再攻陇右,进而夺取凉州,窥视关中,才能早日中兴汉室!”

  诸葛亮的确已经为下一次北伐做准备了。只要能稳定朝堂,待东吴在合肥方向牵制了魏军主力,就可以重新出兵。

  据兄长诸葛瑾数日前来信,东吴大都督陆逊已经调兵遣将,准备伐魏,双方一旦交兵,至少是十万人级别的大战。

  “文伟。”

  在全面了解高建的状况后,诸葛亮道:“如你所说,确是个可造之才。只不过,玉不琢不成器,他上书要赦免马谡,牵扯到朝堂纷争,为祸不小。”

  因为高建连场大战以来,表现堪称骁勇,非常对费祎的脾气,所以心里已把高建当成自己在军中的后援,于是连连替他求情。

  诸葛亮道:“姜伯约用兵如剑,锋锐犀利,却持重不够。高子尚上阵似刀,厚重无匹,但缺少管教。他两个都有将器之材,经过磨练后,当可为国之栋梁。吾手书一封,交与向朗,让他替我把高建教导一番。”

  费祎笑道:“丞相英明,就希望那小子能早日领悟您的苦心。”

 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  祁山道之战后第三日,姜维接应魏延的兵马前来汇合。至此,汉军开始全部撤回汉中。

  从这天起,所有军情陆续汇聚到中军,据高建所知,赵云、邓芝也是无功而返。

  汉军六万大军北伐,损兵一万三千,得到三郡数万丁口,总体上说还是得大于失。

  不过马谡在街亭关,南山一败,八千人马几乎全军覆灭,引发了朝堂争端。

  李严联合谯周,共同施压,东州派和蜀中本土派官员齐齐发声,要求严惩马谡,暂止北伐。

  一时间群情激奋,丞相府主事蒋琬举止失措,难以应对。

  谯周更是大唱反调,道:“某夜观乾象,见群星聚于关中;其中有一颗大星,光如皓月,乃帝王之象,主魏国气数大兴,丞相执意北伐,有违天意。”

  直到马谡在成都病死音讯传来,诸葛亮于是痛下决心,处死马谡以正军法,同时派费祎为使者、关兴领兵两千护送,返回成都,处理朝堂纠纷。

  “安国,我且问你。

  高建懒洋洋的在马背上,愤愤不平的问道:“这谯周又是什么鸟人,竟然妄解天意,反对丞相?”

  提到谯周,关兴愕然半晌,才讷讷道:“谯周是蜀中第一大儒,学究天人,先帝在时,亦对他颇为敬重。其人提倡俭朴治国,保境安民,不兴兵戈。”

  高建继续问:“你为何也推崇他?”

  关兴面露挣扎之色,喃喃道:“谯先生乃是当世大贤,虽政见与丞相不同,但为人正直,不可不敬。”

  “哦,文伟先生怎么看?莫不是也认为谯周是大贤?”

  高建面露不屑,对于谯周这种投降派,自然瞧不上眼。

  大奸似忠,大伪似真,外似朴野,中藏巧诈,说的就是这种妄称天命的书生。在这种人眼里,敌国强大,就该早早投降。

  而季汉,恰巧,扮演的是螳臂当车的抵抗者形象。

  “你见到他,就知道谯周为何能让世人相信了。”

  费祎叹息一声,说出句似反对又非反对的话。

  大军拔营之日,天气放晴,高建交出兵权,收拾好个人物品,跟着关兴撤离。

  “祁山!”

  六出祁山伐中原,秋风寥落五丈原。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

  这是汉军第一次北伐征战结束的地方,也是后续五次北伐开始的代表。

  历史上,诸葛亮的北伐徒劳无功,汉朝火德就此熄灭,只剩下千载空叹,供后人凭吊。

  高建蓦然回头,看着渐行渐远的祁山,眼神中满是不屈的斗志。

  “不就是回成都喂马吗,齐天大圣孙悟空还当过弼马温呢!”

  诸葛亮目送高建、关兴、费祎离去,既为马谡痛惜,又为得到一个新的人才欣慰,他仿佛看见,大汉的火德重燃,赤旗插遍中原,万里山河一片红!

  
sitemap